杨氏源流------杨雄的始祖之说是杨姓寻根的依据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1月2日 佚名


        西汉杨雄在其吊祭屈原的《反离骚》赋赋首说:“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杨雄的始祖之说很简略,但他指出了杨姓寻根的两个要点:周氏(周朝姬姓)和汾隅(山西汾河之滨),历代杨姓寻根者以此为据,在山西晋国范围内寻找伯侨始祖。直到北宋年间,有杨偕先辈深入研究晋史,才确认伯侨为晋开公之子,使伯侨归周、归晋,即在周、晋世系中确立了伯侨的位置。伯侨之名在先秦典籍中是找不到的,因为伯侨没有重大的社会活动,所以《春秋》、《左传》无载。这是杨偕先辈对杨姓世系所作的重大贡献。
一、杨雄的始祖之说的可靠性。杨雄之说由来有自,不会是空穴来风。一个人写自己的始祖,不是信手拈来或道听涂说。如果不是先辈口耳相传,杨雄何能知道自己始祖的由来。没有先秦史料可以否定杨雄的始祖之说,所以,杨雄之说是最古老的唯一的杨姓祖源之说。
二、杨雄的始祖之说的权威性。汉唐以来的文人学者写碑文、墓志,都是秉承杨雄之说,未越雷池一步。汉末文人蔡邕为杨震之子杨秉作碑文云:“其先盖周武王之穆,晋唐叔之后也。”他为杨震之孙杨赐作碑云:“姬姓之国有杨侯者,公其后也。”陕西华阴出土的北魏碑文云:“长源浩浩,远书攸攸。起自唐叔,发系隆周。伯侨分晋,是曰杨侯。”唐玄宗赐杨国忠之父的《杨珣碑》云:“叔虞剪圭自周封,伯侨食采受邑君,杨氏族之先也。”就是对杨姓祖源另说一套的东汉班固,也是在“周氏”、“汾隅”、“扬侯”这几个要点上做文章。由此可知,杨雄之说具有权威性,为历代学者所遵从。
三、对杨雄之说的几个难点,有必要加以阐释。杨雄有才,文思泉涌,好写奇字,用古典,创奇喻,但若把他的文章译成现代语言,也还是好懂的。杨雄的始祖提示写在祭文之前。这是向屈原介绍自己的身世,不是姓氏专著,因而写的很简略。对其中的几个难点,这里试作一些阐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谁是灵宗?清末民初学者王先谦,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山长,曾教过毛泽东主席的岳丈杨昌济先生的书,他注灵宗云:“以出自有周,为神灵后裔,故曰灵宗。”这是把“灵宗”理解为“神灵宗支”了。“灵宗初谍伯侨”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句。若把王先谦之说代入句中,则成了“神灵后裔初谍伯侨”。这不像是作自我介绍。自报家门有必要把整个杨姓加以神化吗?若杨雄自诩是神灵后裔,不知屈原看了是否欣赏,是否认同。是承认屈姓不是神灵后裔而自叹弗如,还是会因神灵后裔也惋叹自己而受宠若惊!谁是神灵?史载西伯姬昌出生时有圣人的征兆。圣人就是神灵吗?圣人是实体,神灵是虚魂。“子不语乱力怪神”这是孔子的原则。杨雄是个哲学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观点,有唯物主义思想。杨雄把有圣人之兆的先祖文王当作神灵值得怀疑。灵宗应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权威或援笔写谱的人。晋国有晋灵公,是伯侨的曾侄孙,是晋灵公初谍了伯侨。若是一个与伯侨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权威的人,他能为伯侨谍什么谱?杨雄为什么称灵公为灵宗?看来他一是不想有悖于写史的原则,称灵侯为灵公。晋本侯爵,晋国自武公起僭位称公,灵公史称灵侯。二是称上世为公必须是直系血缘关系,而灵公仅与他同宗,不是他的血缘先祖。三是若依俗称灵公或依史称灵侯,反而见外了,不能体现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在清朝,从皇帝到宫女,对上代皇帝都称爷。如康熙爷、雍正爷等等,只有臣工们才称康熙帝、雍正帝。杨雄不是像《左传》一样地叙述他人,所以他称灵公为灵宗(宗长)是恰当的。
(二)伯侨之侯是天子所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1)杨雄赋中写道:“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扬侯”,这就说明,是晋灵公这位宗长把伯侨纳入了晋国之宗谱,或者说在晋灵公时期,伯侨的牌位摆放到了晋国的宗庙,这就有了侯爵的地位。若伯侨之侯为天子所封,杨雄直书即可。例如,可以写“煌煌贵胄伯侨兮,天子封之为侯”。然而这不是事实。(2)周朝封爵,不是荣誉空衔,是裂土封疆,是终身制、世袭制。周天子不可能为晋国的一位公子再封侯,姬姓公子太多了。(3)华阴有“晋公子宫”,这是为了纪念伯侨公子而命名。若伯侨曾被封侯,那便应称为“杨侯宫”了。(4)东汉班固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这个说法曾受到东汉张衡的反驳和唐代颜师古的讥讽。若这个“或侯”是指伯侨,则有姓在先,称侯在后。因姓杨而称杨侯。伯侨有父有祖,这个伯侨可以是杨姓始祖吗?那么,伯侨之侯应该怎么理解。首先,我们要把伯侨是武公的长子还是次子搞明白。杨偕先辈认定伯侨是晋武公之子,未分长次。有学者指出,兄弟取名,嫡出者以“伯仲叔季”为序,庶出者以“孟仲季”为序,名伯者应是长子,伯侨未能继位为晋君。因而对伯侨为武公之子表示质疑。兄亡弟及,古有定规,殷商时代就是这样的。所以伯侨有可能英年早逝。有三点可供分析:(1)其父武公执掌曲沃和晋国39年,寿年较高,长子早逝就有可能。(2)诸侯之子都会参政,有一定的职务。但伯侨典籍无载。(3)其弟献公有六妻一女(秦穆公夫人)九子(见古文《介之推不言禄》),而伯侨仅一子单传,子嗣不繁。其次,应了解古代的祭祀活动。历史上逢年过节或因有大事祭祠、祭祖是一件非常重要而肃穆的大事,仕宦之家所祀不超过四代。士庶不超过三代。举族公祀,必奉始祖。家族祭祀,一般奉祀高、曾、祖、考四代。所以,晋灵公进宗庙祭祀其高祖武公时,必然同祭其曾祖献公,曾伯祖伯侨,祖考文公,伯祖申生(惠公曾为屈死的长兄申生改葬,谥“恭”,曰恭太子,见《史记》),叔祖惠公,以及显考襄公这四代先人。所祭先人均应有牌位。以此推之,灵公在宗庙里必然为伯侨立牌位而写祭祀。这些先祖都是侯爵的级别,所以杨雄称伯侨为侯,并非溢美。杨雄以己姓冠之,称伯侨为杨侯,无可非议。
(三)“流于末”是什么意思?人们把“流于末”解释为“流传到最后一位杨侯”,这样伯侨便是末代杨侯了。但怎么流下来的?没有世系可证。周朝只有一个杨国杨侯姬尚父,尚父改姓杨了吗?他的儿孙辈叫什么?伯侨是尚父的第几代孙?伯侨继尚父之杨为姓,伯侨还是杨姓始祖吗?杨雄为什么不尊尚父为始祖?尚父之侯是其父宣王所封,有出土文物为证。但他为晋所灭,则不知在何时。《春秋》、《左传》对一个尚父大侯国之灭无一字之载。《春秋》是鲁国史对各诸侯国发生的事件的记载,到了春秋末期,才有孔夫子把它整理成书,叫《春秋》。《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书,它把《春秋》所载的事件具体和详细化了。《春秋》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即周平王49年(平王在位51年)。《春秋》未载尚父杨国灭亡之事,也未载杨国的任何人和事,《春秋》对杨国的人和事无一字之载,说明尚父的杨国在周平王时期即被晋国灭掉了,没有延续到鲁隐公元年,杨国的存在不到五十年。人们为了套上杨雄所写的“流于末之扬侯”这句话,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创作了多少封侯的故事。再者,把“流于末”的流字解释成流传,在这里并不妥帖。传宗接代的传是传递,不是流传。“流于末”这个词语说穿了也很简单,它是“末流”一词的文言倒装句,没有那么复杂,那么奥秘深藏。面对先贤屈原,理应自谦,何况的伯侨的牌位立在晋国的宗庙,虽有侯爵之位,忝居末流而已。
历代有识之士,大都以杨雄始祖之说为据而寻根,忽视杨雄之说而寻根,难免误入歧途。
湖南新化:黄剑秋


分享按钮>>杨氏源流-------杨再思的史实及族别初探
>> 杨氏源流-----对杨杼世系虚假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