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第五章民俗与传统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梅铺杨氏


第四章 杨氏解板沟世系


第五章 解板沟杨氏民俗与传统
第一节 民 俗
一 善待人
自杨克勤迁入并开发了解板沟至今的数百年历史之中,杨氏在本村一直占主导地位和压到优势,但从不以强凌弱、欺压排外,与他姓和睦共处,亲如本家。数百年之中相继有13个他姓迁居解板沟,繁衍生息,分析其原因,无一不与杨氏有亲缘关系。由于杨氏富有“善良、包溶、同情”的品格和传统,才使他们代代稳定和繁荣,特别是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待遇显得非常平等,郭、史、赵、吴、王等姓氏曾历任过该村书记、村(队)长等职,就是例证。“没杨没有村、没姻没有亲、众姓一家人,共建解板村”一句话对我杨氏与人为善,作了高度概括,同时,也是我村各姓之间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真实写照。 

二 亲情浓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送闺女,自古至今杨氏出嫁闺女,送亲当事人都是尽义务的,本家连酒水、饭菜一概不管,婆家迎亲锣鼓一响,杨氏送客按辈分对等原则,由各自家里出发,跟队相送,中午在闺女婆家吃罢酒席,晚上回村,各自回家。闺女第二天回门时,送亲当事人如不给本家送礼,照例不管饭,这是祖上规矩,谁都甘心情愿地照办,历来如此。据笔者所知,该规矩梅铺仅此一家,就连在本村居住数百年的他姓,送闺女照例要管送亲之人三餐饭,即闺女出嫁的头天晚上、当天早上和当天晚上,酒饭相待,颇是麻烦,相比之下杨氏的送亲规矩显得高雅省事,独树一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杨氏宗族的亲和与进步。
第二,送终、本村杨氏的丧事办得开明简单,更有特色,主要体现在送丧抬杠和下葬的程序上,参加送葬的杨氏诸人都是尽义务的,孝子(多为死者的长子、长女等)提前逐人跪拜,只须敬烟1支(过去为一"袋"烟),告知送葬时间即可,出殡锣鼓一响,人们即纷至沓来,群策群力,将棺木抬到茔地,深埋并垄堆后,空手而归,各自回家吃饭,就是这么简单,让你不可思议,没办法这也是祖上规矩,照着办就是了,"家家都有老和小、代代都有喜丧事,"算起来谁也不吃亏。可他姓就是学不会这个规矩,一遇丧事没完没了,早上请吃、中午吃请、有的晚上还要请吃,浪费、劳心、又迂腐。
第三、请客。本村杨氏中,凡有外出参军、工作和上学孩子,本家内家家轮流接去吃饭,送吃送喝;回乡探亲,像工作队一样,一天三吨排队管饭,酒肉相待;逢年过节,还接本族长者吃饭,如我儿时曾记得那家有事都接张风云瞎二老太和史冬菊二老太座上席,杨全海大爷曾多次背着她们去他家吃饭。正是他们给后人做了表率,使之相互效仿,形成习俗;在外工作的本村杨氏人,每逢年关也要相互走动,互致问候,争着请吃年饭,一家有事,大家齐上,相互关照,如此等等无不体现我杨氏血浓于水,亲情交融的优秀传统。
三 常相聚
据82岁的杨庆先老人讲,自记事起杨氏家族就有整夜相聚拉家常、讲故事、听唱戏、说农桑的习惯,代代如此,一遇节日更是通宵达旦,尤其有哪家孩子外出参军、参加工作,或遇有回来探亲者,各家大小便是纷至沓来,问长问短,共叙亲情。从相聚中取乐,在相聚中长见识,杨氏祖辈虽读书人甚少,但知古通今、晓天文、懂地理的文化人比比皆是,这与爱串门、常相聚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在杨氏习俗影响下,本村他姓也形成了同样的爱串门、常相聚的习惯。然而邻村就大不一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干农桑,互不往来,以至杨氏与之交往起来很不习惯。
四 重礼束
杨氏在本村已发展了10代,代代尊敬长辈,遵从礼束。杨氏之间均按辈称呼,不呼其名,因家族太大,习惯在称呼前加名字、姓氏、绰号等,以示区别,如"小人儿爷"、成秀哥、老余嫂子、"狗增"小爹、"肉桂娃"四爹、"肉女子"姑奶等等。哥嫂、弟媳之间的称呼也非常规范,弟媳称大伯叫哥很普遍、叫小叔则直呼其名,媳妇与公婆之间的称呼也非常规范,叫大叫小毫不含糊。长此以往,代代相传,更有力地推动了杨氏礼束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杨氏家族的内涵。称呼的巩固加深了杨氏的亲情,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每每想起解板沟,家的感觉就油燃而生。
五 崇招婿
招婿,即没有生男孩子的夫妇,选女儿留家招一上门女婿,成就女儿婚事,共同在家侍奉二老,继承家业的一种婚娶方式。这一婚俗在杨氏历史中一直受到推崇,本家族对上门女婿非常尊重,视同己出,地位与儿子平等,这充分体现了杨氏家族的亲和,和杨氏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人口生育政策,城市准生一胎,农村只许生二胎,出现无男孩子的家庭的概率会更高,这种婚娶方式将有个别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推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招婿的婚娶方式将成为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那么杨氏崇尚招婿的风尚显得非常适宜。在此次修谱中我辈特此将招婿列为杨氏成员排序,以体现我等继往开来,支持计划生育国策,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博大胸怀。 
第二节 能手与巧匠
杨氏手艺,代代相传,加上杨氏媳妇和他姓的带入,基本上形成了人人会手艺,家家有技术的格局。手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不断满足村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通过手艺人的外出务工,扩大了本村的影响,推进了与他村的物质文化交流,本村杨氏手艺文化才得以扬名,曾被他村称之为“小上海”。据统计,本村手艺达20多种,尽管有些手艺已被现代的工业手段所替代,但它的历史作用仍不可低估,记述下来,有助于后人,研究历史,学习先祖。
1、木匠(木工师傅):杨克勤,是解板沟杨氏的始迁祖先,靠采伐树木,解木板交换为生,后来发展为精通建房的木工师傅。杨怀礼,人称三木匠,精通建房、做棺材,会石匠、铁匠和油匠,后来发明了“木轧”油坊全套设备(将油料包成园饼后,作为木杠的支点,用绳索绞和杠杆压,联动向木杠发力的一种轧油设备,相对于民间普遍“锤轧”,即,打油油坊来说既省力,又省功,而且出油率完全一样。据笔者考证,解板沟杨氏的“木轧”油坊,属于中国民间之独创),自1848年一直使用到1999年3月,跨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朝代,历时152年,出油品约100多万斤,仅在1975年大修过一次,其成熟的技术可见一般。杨全朝,是“全”字辈,以后的木工带头人,擅长建房、做棺材,曾授吴守伸为徒,吴,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杨庆泽、杨庆兆、擅长柜、箱等细木活,且工艺精湛,二人曾联合仿制出了“瓦筒”(泥水匠做瓦坯用的木模具),非常好用。杨海宏,为现今新潮的木工师傅,以精装高档房屋和家具以及店面为职业,并带有徒弟。
2、篾匠(竹编工):夏青山,人称夏太师,1937年自油坪观迁入本村,是本村篾匠的鼻祖,此人精通竹簸箩、竹席、竹筛、竹篮(大篮、中篮、三号篮、花篮)篾匠各种活计,竹背篓、竹箩头、竹饭筐等各种竹器活计。遗憾的是解板沟村,只有杨全清、夏云仙(夏青山之长子)、杨全堂三位仅学会了背篓、箩筐、大篮、中篮、花篮饭筐等粗活之类的手艺,其它细活在本村失传,只有王片村王长富学精了夏青山的全套活计。在杨全清、杨全堂、夏云仙三位师兄弟的带动下,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竹篮”之乡(竹篮属于农活中最大的竹制消费品,本村三成以上的家庭,都靠编制竹篮换取油盐及生产资料,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竹篮”之乡)。
3、机匠(编织土布的全能师傅):机匠是个系统手艺活,需完成轧花、弹花、搓花捻、纺线、拐线、浆线、倒筒、拉线、穿篦、上机、做综、喂线、下布等十几道工序才能织出布来,这当中需要多人参与其中,才能完成。这里的机匠,是指精于计算和操作“倒筒”以后的所有程序的全能师傅,主要有:杨怀仁(大机匠)、杨怀义(二机匠)、杨庆林、杨庆富、杨守逊、杨荣华(女)、李章英(女)等七人。李章英一生织的布最多,在长期的实践中,她在“拐线”与“浆线”两道程序之间加了个染线环节,经精心计算经线数量,将各种色线,进行搭配、安装,喂线时用几个线梭,分别安上各色纬线,按照设计要求,喂入纬线,织出彩格花布,用它做被面和女孩衣服非常好看。此工艺属本村独创,其它地方有否,笔者没做考证,但在物资短缺的1982年以前,这种彩条土布,的确羡慕了不少人。随着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土布已退出市场,这门手艺随之失传。
4、石匠:杨庆录,精制石磨、石碾、石磙、石槽、石擂臼等农业生产工具,其长子杨守华完全学精了他的手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子们包揽了梅铺区、十堰区以及与之相邻的淅川县、均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等地的石器活。正是他们在外地干活中学会了河南曲剧,学会了说评书、讲故事,才将河南曲剧带到了解板沟村,创办了曲剧团,丰富了本村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也为所到之处,培养了不少石匠,为他们的生活带去了方便。因此,说他们是本村戏曲文化的传播者,一点也不为过。
5、泥匠(做瓦的全部工艺,也叫窑匠):杨全泽,能掌握从选土、拌泥、上堆、制瓦坯、装窑、烧制的全部过程,是一个真正的泥匠、杨庆均次之。 
6、瓦工(砌土坯墙的手艺基本都有会,这里专指掌握水泥拌活和砖墙垒砌方面的师傅):杨吉涛,是这方面的师傅,杨庆文、杨庆山二兄弟次之。
7、小炉匠(指用土炉子烧打修理、制作铁、铜器的人员):杨永芳,浇铸铜器,锡焊、铜焊,修打镢头、锄头、钗、钩等农具样样都有精。其二子,杨全义完全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手艺,多年来一直义务为本村提供服务。
8、火药匠:杨永芳,是制作火药的师傅。在一次制作火药时,不幸被火药着火烧伤而亡。杨庆华,杨庆泽,精于这门手艺,后来,常给生产队配制硝酸铵炸药,用于修路、造田。
9、电工:杨秀福,1974年用12只电容器并联起来将电动机改为发电机,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架设并安装了全村室内外线路,使本村提前10年在率先用电。电器修理师傅:杨新福。电焊师傅:罗华雄、杨新福。杨新福、罗华雄的电工技术在工作单位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杨守圣次之。
10、机手(指本村最早开、修、安装柴油机、面粉机、粉碎机和脱粒机的师傅):杨秀福,1974----1977年先后为对门沟、小竹园、杨窝儿、杨玉河、柿子坪、十字路岭等大队安装并修理了柴油机、面粉机、粉碎机等成套设备。在当时,杨的技术水平除,李家湾杨青山以外,梅铺方圆还没人可与之比拟。
11、驾船:杨守逊、罗传周,20多岁就在滔河、丹江流域驾帆船,罗传周后来到汉江开机帆船,成了郧县航运公司的正式职工。
12、缝纫:杨宗勤的缝纫手艺最高,会剪、会做,能赶新潮,开过门市。杨彩虹手艺也不错,现正在宁夏从事专业缝纫工作,有志者,事竟成,杨彩虹肯定能成为高手,在此行当中会有所建树。李章英、崔吉娥、黄兴云次之。
13、绣花:王云兰、李章英、杨荣华绣花技术要全村出类拔萃。
14、纸扎(指以竹子或麻杆和彩纸为原材料制作的祭品,如:“房子”“动物”、“农具”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等等):本村只有杨建歧一人从事这门手艺,且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市场。
15、草毯(以龙须草作原料经过纺、搓、合、织、熏等工序,编出的各种规格草垫,作为民间工艺品,主要销往国外),在1974--1985的数十年间,曾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家家都会,主要以女性操作为主,受草源短缺限制,加之农村经济条件不断好转,1985年以后本村已没人再从事草毯编织了。
16、土中医:杨全义,曾体弱多病,硬靠自己看书摸索实践,治好了自己的病,强壮了自己的身体,可谓久病成良医,后来以问病方式给乡邻们开处方治病,自己还独创了外科之用“灵药”给乡邻们治愈了不少脓疮,但他从不收受病人钱财,在医学不发达的旧社会,他为村民们可救了不少急,集了大德。
17、接生婆:1975年以前农村医疗条件还不发达,妇女生孩子全靠土法接生,王春香,一生中为本村义务接生婴儿270多名,并给大多数孩子起了名字。在同一时期内,下沟赵文彦之母陈氏也接生了不少婴儿,遇着难产情况,有时两人合作处置,后来农村有了“赤脚医生”,国家又逐步推行新法接生,农村也就没有“接生婆”了。
18、油匠(轧麻油、棉籽油、木梓油、桐籽油的师傅,本村只有油坊杨氏一门,从事轧油。轧油,需两次。第一次是:炒料、碾料、蒸料、包料、上垛、轧压、熬油等七道工序;第二次是:下垛、粉饼,然后是重复第一次“碾料”以后的所有工序。别小看“油匠”这一行当,这里面可包含了力学、化学原理,稍有不慎,出油率就会降低):杨怀礼,杨永芳、杨永恒、杨永正,杨全盛、杨全泰、杨全廷,杨庆文、杨庆山祖孙四代前后经营油坊达153年。
19、塑料焊工(是最近十来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手艺,是用汽油枪,烧化塑料,粘补塑料用具的一种方法):杨新歧跟随其姐夫文存成,学精了此门手艺。另外,本村还有夏云歧,也常年从事这门手艺。 
20、媒婆:杨永照,一生最爱成人之美,先后为本村后生们说成12宗婚事,从不收受钱财,被人们誉为“土地爷”(迷信中讲。人一生能成就八对男女婚事,死后可以成为土地爷。实际是教导人们多成人之美,积阴善德)。
第三节 戏曲之家
解板沟村曲剧团成立于1951年。创史人杨庆录;历任团长:杨庆录、杨全福、杨守国;演出剧目:共计48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唱红梅铺方圆百里,还多次获得县政府的调演奖,解板沟由此被称为“戏曲之家”。
1980年剧团停演至今。停演原因:一是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大集体的生产方式,人员难以组织。二是农民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后,年青人外出务工致富,剧团后继无人。三是现代化的传谋手段的普及,电视机、VCD、DVD等音像设备进入百姓家庭,人们可以在家中面对面的欣赏各种高水准的文艺节目,乡剧团因其艺术水平低,自然也就没有市场。
解板沟村曲剧团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几代人,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除恶扬善,奋发图强。与此同时,扩大了本村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本村物质文化的发展,提升了本村的地位,扩大了知明度。其历史作用值得肯定和记述。
一 演职人员
1、创史人:杨庆录(小名杨长有)虽然一字不识,却有一听一看就会,过目不忘之本领,在外出作手艺之时学会了曲剧和评书,将其带回自编自导创建了解板沟村曲剧团,并在剧团中担任主要角色。他的评书说得出奇的好,尤其《黄天霸》能讲三天三夜,座无虚席,听众有时被带进了故事之中,其喜怒哀乐之情,难于言表。
  2、编剧导演:杨守国、杨全华能根据小说、报纸、故事编出曲剧折子戏。杨守国的专长是演花脸,是剧团的主要组织者,是团里主要负责人之一。
  3、操琴(坠子或叫曲胡是曲剧的主琴):杨庆善曲胡拉奏和喇叭吹奏水平,可以说:全县有名、梅铺首一。
  4、司鼓:杨庆新(杨新灵),司鼓水平,郧县东八乡是无人比拟的。在曲胡、板胡演奏方面也是独领风骚。
5、帮奏(曲胡、板胡、二胡、三弦):杨庆均、杨庆先、杨庆泽、王德培、杨庆德、史培有、杨秀福、杨庆超、杨庆瑞、杨全堂、杨守先、杨瑞芬等等。
6、打击乐器合奏(指鼓、锣、钗、钹):杨庆先、杨庆泽、杨庆华、杨守国、杨庆修、杨庆德、杨建国、杨守英、杨守明、杨守俊、杨秀敏、杨宗勤、杨建歧、杨国芬、杨瑞芬、王德敏等等。
7、吹奏乐(笛、喇叭):史培有、杨庆龙、杨庆德、杨守荣、杨守明、杨守先、王长富等。
8、生角演员:杨庆录、杨全贵、杨庆华、赵文敬、赵文龙、王光华、吴建国、杨庆敏、杨守瑞、杨守华等。
9、旦角演员
旦角(男):杨全福、杨守英、史隆昌、夏云仙。
旦角(女):杨守香、杨守芬、杨世华、杨春娥、杨建英、杨建华、杨合勤、杨小改、梁秋风、常俊华、多老英等。
10、花脸演员:杨庆录、杨守华、杨庆先、赵文龙。
11、丑角演员:杨庆修、杨庆基、杨全堂、杨全瑞、杨庆耀。
12、龙套演员:杨守先、杨守瑞、杨文学、杨国芬、杨瑞芬等等。 
二 演出剧目(48本)
《审冤案》《观花灯》《老夫人余卓》《潘金莲成亲》《辕门斩子》《二进宫》《安安送米》《马崩封宫》《张自敬扫雪》《九件衣》《铡何泽敏》《铡西宫》《铡郭瘁萍》《苏三起解》《刘四姐下山》《斩银龙》《铡同三风》《铡叶里红》《铡美案》《劈山救母》《丝绒记》《金镯玉还记》《蜜蜂记》《刘大人私访》《白玉镯》《小八义》《武家坡》《武松怒杀西门庆》《武大郎》《郑满捉土匪》《穆桂英挂帅》《断桥》《祝英台与梁山伯》《丁郎找父》《周奇送女》《月娟盗铡刀》《杀子报仇》《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江颂》《送货下乡》《朝阳沟》《大地主刘文彩》《白毛女》《红嫂》《赵恒信》。
第四节 崇尚教育
一、综述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传播知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生之计,在于求知。总结国家自清朝起的教育史,大致可分为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大时期,新中国时期又分为1949-1965年、1966-1976年、1977年至今三个时段。
新中国以前,贫苦百姓能上学的,了了无己,能供其孩子识几个字的家庭也不知要付出何等的艰辛,然而,清末杨氏教育算得上辉煌时期,杨永正、杨全德、杨全义、杨全定、杨全杰、杨全盛、杨全朝七人读过高小,都能代人写文书、且书法功底颇深,现代人还无法与之比拟。杨全德是杨氏中书法水平最高之人,有生之年为本村书写过不少文书,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的书法真品。杨全盛,是继杨全德之后本村公认的又一文化人,也是对解板沟杨氏后辈们文化影响最大的人,是家长教育孩子学习和写字和榜样,在有生之年义务包写了全村的对联和文书工作,旧社会还做过师爷,新社会当过大、小队会计。杨全杰当过私熟老师,曾在本村传播知识,使不少晚辈从中受益。杨全义小楷字写得有些功底,青年时自己学会了土中医,义务包揽了全村“医疗”工作,为人们做了不少善事。杨全定读书的功夫颇深,能背诵“善书”(即现在所指的迷信书),可悲走火入魔,最终选择了跳河“超渡”,时年只有39岁,给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灵创伤和生活上的苦楚艰难。由此可见,正确地使用所学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伪科学,粘不得。
民国时期,教育条件相对好一些,杨氏中能上学孩子相对多一些,比较典型的有杨全福、杨全华、杨庆泽、杨守英、杨庆坤、杨桂华(杨章条),他们最后都读到小学毕业。还有不少孩子虽未小学毕业,但都读了几年书。尽管在适龄孩子中,读书人所占比例还很低,但与此前相比,还是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1949-1965年是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凡是读了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的孩子,国家都安排工作。杨全秀,当时很穷,硬是靠做瓦盆生意和借债供其孩子上学读书,结果长子杨庆敏上了大学,成了全梅铺当时的唯一的大秀才。杨庆三,自幼丧父,随母在外乡长大,解放以后携妻儿才回本村,其贫穷可想而知,然而,硬是把其长子杨守选,供到郧阳高中毕业,以后被招为国家正式干部,成了郧阳地区物资系统屈指可数的几位商界名家。正是杨庆敏、杨守选二位跳出了“农门”,才改写了本村杨氏没有“工作队”的历史。
1966-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国家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崇尚白卷先生”的扭曲教育制度,国家的高考制度被取消,上中专、大学的途径靠推荐,这一时期内只有杨守芬、杨瑞香分别上了郧县师范和郧阳地区卫校,毕业后当了老师和医生。
在此期间,国家建设事业非常需要人才,所以在1970-1974这几年当中,凡是有初中毕业资格的孩子,基本都安排了工作。本村杨庆超、杨庆选白桑初中毕业后相继被安排到郧县供销系统工作。 
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制度“拔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从此,国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日新月异。正是在这个时期,我杨氏才与时俱进,走向辉煌。
1977年史培有考入郧阳地区财贸学校;1978年杨秀福考入郧阳地区财贸学校。1979年杨守敏考入西安部兵指挥学校,中断七年以后,杨守俊考入郧阳医学院(本科),杨守明考入湖北公安警察学校,杨文学考入竹山师范学校,杨进茹考入郧阳地区农业学校,杨新学考入了郧县师范学校。他们修完学业后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
杨宗华梅铺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后,在劳动系统工作。杨建国,梅铺高中毕业后到了税务系统工作,以后又调到郧县商业系统工作。
当然,在这个时期内,远不值上述几例工作人员,还有许许多多在外工作的人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995年以后,是我杨氏求知学习最辉煌时期,八年时间内,有10名大学生(包括在读大专以上的在校生),是此前46年(1949-1995)的166.7%。尤其可提的是10名大学生中有7名是女孩,占总数的70%;与此同时,还有高中在校生9人。这是杨氏进步的象征,是社会希望之所在。
二、集资办学
1、集资办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改变解板沟村小学的面貌,改善办学条件,1996年3到8月全村村民人平集资170元,计64886元;在外工作人员捐资7373元;外村仁人志士捐献2840元,总计75099元。村干部一班人精心管理,加上镇教委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仅半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幢两层16间计4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创下了工期、造价、质量三项之最,同一时期内,用了75099元钱,建起了别村要花15万多元、一年时间才能建起的同等房屋。同时,还实现了建设、教学两不误,受到了镇政府和镇教委的表彰和推崇。在全部投资中杨氏占62.6%,金额为47012元。这是杨氏为本村所做的又一大贡献。
三、供学状元
2、供学“状元”。杨庆新、黄兴云夫妇均为农民,然而,却供出了杨守俊、杨进红两位大学生和杨进茹、杨守军两位中专生。杨宗勤、赵华娃夫妇条件相当艰苦,硬靠种地和利用农闲出门卖煤供其长女杨先菊读完大学,成了梅铺中学的公办教师,三子杨先珍现在郧县一中高二在读。杨春乾、吴合芝夫妇,也硬是靠种地,供三女杨巧贞读完十堰市财贸学校,当上了十堰市张湾超市的会计。父母的艰苦,换来孩子幸福,他们的血汗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也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改写了本村杨姓没有女大学生的历史。
四、助学
3、助学功臣。史明华虽非杨姓,但他却为本村小学教育事业写下了重重一笔。1986-1995年时任十堰市财政局干部期间积极争取国家 “1+1希望工程” 政策,救助本村失学儿童11名,每人每年获80元学费资助,直至读完小学。钱虽不多,意义在于给8户企盼幸福的特困户带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带去了党和国家的温暖。我杨氏应永世铭记。
五、人才摇篮
4、人才的摇篮。解板沟村小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老师,1972年以来,先后有杨守香、杨庆超、杨守芬、史培有、杨文学、杨改华、杨新学、杨庆瑞、杨庆新、杨芝勤等10位从此走上“农转非”岗位,成为国家正式干部,由此改变了人生道路。可以这样说,没有村办小学这块跳板,解板沟村在外工作的人数恐怕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说称她是“人才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六、自学成风
5、自学成风。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鼓励方式,主要包括函授、电视、自修、在职离岗上学等,层次上分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及研究生等等。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校以外切无人督促的一种自我成才的方式,即,“森林外方式”(成材的树不一定都长在森林里,就是形容这种自学成才的人)我村杨氏中在外工作的人员都有爱学心的良好习惯在,大多数通过第一种学习方式,取得了第二学历,如杨文学、杨新学、杨宗华、韦杰、杨守明、杨改华、刘明莲、刘大芬原学历都是中专或高中,通过在职学习已获得了在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实现了知识积累和更新。只有杨秀福和杨志五是通过自学成才的。杨秀福,为了不误经理工作,毅然放弃了已自修武汉大学结业的10们单科专业,与大专文凭失之交臂。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自学机会,他能主持并编写《梅铺杨氏谱》和《杨氏家谱郧县梅铺解板沟卷》就是例证;杨志五,初中尚未毕业,可他自学了不少种植、养植、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增长了不少社会知识,后来到了宁夏青铜峡市铝厂当上了一名正式职工,其妻张永荣,是该市的一名公办教师,同样也改变了人生道路。 
七、后来居上
6、后来居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信誉逐步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国家教育事业与时俱进,我杨氏人才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在1995-2003的八年之中,出大学生10人,目前高中在校生9人。她们必将成为杨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
(1949-1995大学生有杨庆敏、杨佳智、杨守俊、杨甲申、杨 丽、杨建保等6人;
1996-2003年有杨 霞、杨先菊、杨进红、杨丽萍、杨 华、杨 彦、杨晓静、史振兴、杨 明、新疆杨霞等10人;
2003年高中在校生有杨 林、杨 智、杨先珍、杨 瀚、杨 鹏、罗 慧、杨守德、新疆杨萍、杨 轩等9人)。
总而言之,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改革开放政策好,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第五节 众姓“一家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我杨氏能容纳13个她姓迁居本村居住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在杨克勤迁入解板沟至今的数百年历史之中,先后有13个姓氏以投靠亲友的方式,迁居本村,生存与发展,在共同的相处中结成了亲缘关系,为解板沟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这样一句话:“没杨没有村、没姻没有亲、众姓一家人、共建解板村”,来概括解板沟的形成、发展、壮大与繁荣,再也恰当不过了。为明示后人,下面以迁入时间为序,将各姓氏,迁入原因、在外工作人员、与杨氏结成的亲缘关系等基本情况略记如下:
1、“赵”姓。该姓现已成为本村的第三大姓。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录之妻赵氏的胞弟;迁出地是梅铺赵沟;迁入原因是投亲;在外工作人员:赵文龙,梅铺镇人大副主席(副局级)离职休养;赵文华,郧阳商场副经理,魏天华(文华之妻)县人民药械科干部,赵文彦(已故)公办教师;与杨氏的亲缘关系:杨永海之女嫁赵构娃,赵建 红之妻杨遂条,赵建宝之妻杨吉芬,杨守振之妻赵小春;自始迁祖至今已繁至第8代。
2、“胡”姓。该姓的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强之妻胡氏的胞弟;与“赵”姓同时迁入本村(约在150年以前),迁出地:张沟;往上河沟中子山脚下,此地现称“胡家”;解放前已陆续迁到外地,胡道安迁到曹湾,有一支迁到郧县城关,还有一支迁到山西。其它情况不详。
3、“徐”姓。该姓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国之妻徐氏的胞弟;迁出地滔河乡徐家湾;迁入时间,略晚于“胡”姓;自始迁祖起至今已繁衍8代人。徐振国之妻杨合芬生徐拾耀后2000年离异。
4、“王”姓。该姓现已成为本村的第二大姓,始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贵之妻王氏的胞弟;自始迁祖至今已繁衍至“国”字辈,共8代人,世系辈谱:“良宗道德光,定国正家帮”。迁出地:梅铺后岭;在外工作人员:王三吉、王定选潜江油田职工,王光六十堰市钢套厂职工,王光选郧县绿松石矿职工,王军郧县天神公司职工,王定富铁路职工,王定宝北京空军某部排长;与杨氏的亲缘关系:王光明之妻杨合彩,王定有之妻杨焕,王光选之妻杨守娥,王德敏之妻吴存是杨永恒的外孙女,王定宝之妻郭小娥是杨全义的外孙女。
5、“张”姓。张姓始迁祖是杨怀礼之女婿张根的父亲;在本村生育两代后,于解放后返回小李家沟居住;张根夫妇及其父母均葬本村白土岭滴流嘴。其它情况不详。
6、“夏”姓。夏姓始迁祖夏青山之妻徐黄女是本村徐长山的胞姐,夏青山原是滔河河东人,年青时经常外出做竹器活,无暇顾及家庭,其妻携夏云仙(当时1岁)到大岭山油坪观投靠娘家父母生活,徐和父母在解板沟村有1间房子,因借杨永照钱粮长期未还,恐杨以房子抵款,于1937年携徐长山、徐黄女、及外孙夏云仙回到解板沟,当时夏云仙8岁,现年74岁;自始迁祖到夏宇共计4代人。在外工作人员:夏建国郧县接待办股长、郧阳宾馆餐饮部经理,杨小改郧县副食品公司职工,夏贵富郧县食品总公司职工;建国之妻杨小改是杨庆泽之四女儿。
7、“吴”姓。吴姓始迁祖吴守贵是王光俊之姑父;1940年前后由龙台村迁入;世系情况:自吴守贵至吴珍杰共计4代人。在外工作人员:吴世恩高庙乡纪委书记;吴世荣之妻夏焕,为夏云仙之长女。
8、“史”姓。史姓的始迁祖史海文,1935年因租种龙台吴守分的土地而住本村,尔后其胞哥史天才携史宗敏、史隆昌、史隆胜三子也迁入本村;迁出地:王河村史家;史天才支已繁至玄孙共计5代人,史海文支已繁至孙辈共计代3人;在外工作人员:史培有县劳动技校会计股长,史明华十堰市财政局干部,史新华华阳集团职工,史宗敏昭苏种马场指导员,史明会、史小华为企业职工,史明华之妻在十堰从事公务员工作,史隆胜之四女在郧县中药材公司工作,杨世转郧县土产公司工作;与杨氏结成的亲缘关系:史海文姑母是杨永照之妻,史培有为杨世转的上门女婿,杨文明之妻史秋华。 
9、“孙”姓。孙姓始迁祖孙甲昌,是本村王大量之女王秀兰之丈夫,1940年自孙家洼携妻带长子孙发科、长女孙黑女迁入本村,在本村生孙发瑞、孙小女,孙发科后迁到滔河街居住,已繁至孙辈共4代人,孙发瑞也已繁至孙辈。在外工作人员:孙发瑞、李秋女、孙龙彦、孙江宏、孙发瑞李秋女之两个女儿以及龙彦、江宏之妻都在葛州坝水电系统工作;与本村的亲缘关系:孙小女为杨庆龙之妻,孙黑女为史隆昌之妻,史发祥之妻金留女是杨全泽的外甥妇。
10、“郭”姓。郭昌是郭沟郭须娃之子,其母亲是杨永兴之长女杨麻转,父亲故后,随母迁入本村居住,迁入时间约1944年。郭昌前妻麻二姐生郭守林,离异后改嫁李家窝儿王沟,守林随母;继配朱荣娃,带张国敏,生郭建卫、郭先瑞(女),郭昌故后朱带三子女回朱家山居住,迁出时间1976年。
11、“李”姓(李姓两支)。
(1)始迁祖李士文之妻王葱娃,是本村王大量之次女,自李家沟迁入本村;生李石头、李秋女、李新爱1男2女,李石头之子李忠宏已婚;在外工作人员:李秋女孙发瑞之妻现在葛州坝水电系统工作。
(2)始迁祖李长青之祖父,是本村王家之女婿;迁出地梅铺寨湾;李廷发生李长青,长青生李春阳,李春阳生1男1女;李廷发胞弟自本村迁到滔河街居住。
12、“恒”姓。始迁祖恒六、妻常玉荣,1999年自大西沟村迁入本村,一双儿女随迁,买史隆昌房子居住。
13、“常”姓。始迁祖刘氏杨新歧之岳母,因丈夫故后,2001年自小兆沟携独子常国强迁入本村,新建三间砖房与赵文龙相邻;常国强之姑的丈夫杨庆彦,常国强之妹常大芬之丈夫杨新歧。
14、“杨”姓。
(1)始迁祖杨长申,小竹园人,妻刘春爱本村李章英之姨外甥女,1999年携次子迁入本村,买杨新歧房子居住;长子杨大龙及妻在郧县原种场工作,生有1男,次子杨国龙2001年结婚,妻是本村杜转娃的姨外甥女。
(2)始迁祖杨本忠、妻常巧,1999年携2子自莫沟迁入本村,买史培华房子居住;本忠之胞弟杨本顺也于同年携妻常富英和1子1女两个孩子迁入本村,在上河沟新建砖房三间;兄弟二人之母亲也随之迁入本村。杨本忠之长兄在唐河县法院任庭长,嫂子、侄子女们都有正式工作。
恒六、常国强、杨长申、杨本忠、杨本顺五户,均是响应县政府的迁移式扶贫政策(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极差,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穷山辟囊的农民,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以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的一种扶贫政策)。其外在原因,无一不与亲缘有关。


分享按钮>>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第三章杨克勤与解板沟
>>通山义门陈后代陈及时在荆州勇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